胡毅君《沉香疏影》水印木刻创作案例

首页    水印版画案例库    胡毅君《沉香疏影》水印木刻创作案例

一、作品   

 

 《沉香疏影》  水印木刻  76厘米×31厘米×7张  2023年
 

 

二、作品说明

 从“单张画面”到“组画整体”

 

古有李白《清平调》的“沉香亭北倚阑干”,又有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的“几枝疏影,落在寒窗”。彷佛看到亭台楼阁下那些姿态各异的牡丹花,它们静静地绽放,展示着生命的力量与静谧。这些花儿并不为引人注目,只是各自盛开,与淡淡的疏影相伴,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声的生命状态——花不语,静谧地盛开,却自有其坚韧之美。

《沉香疏影》是我的研究生毕业创作,由七张画面组成,也是我第一次尝试创作完整的系列作品。最初,我先构思了中间三张的画面,然后是左右两边的画面。在绘制初稿时,我并未意识到组画之间的关系,只是凭感觉绘制,因此当我把画稿放在一起时,它们显得分散而不协调。在创作开题报告汇报后,我的导师提供了修改建议,其中强调了注重单张画面的黑白灰节奏,同时也强调展示组画的黑白灰,一组画相当于一个画面。我根据这些建议进行了不断调整,最终将七张画稿放在一起,我真实地看到了并感受到了“组画里的黑白灰节奏”。我从“单张画面”到“组画整体”进行了全面调整,以使整个作品呈现出更加和谐、均衡的视觉效果。相较于我在研究生一年级做的水印作品《有凤来仪》,我逐渐淡化了作品中的叙事,转而更注重于纯粹的画面表达,以深入挖掘我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给观者带来更为深刻而细腻的感受。因此,在作品的构思过程中,我选择了尽量少的东方意象元素,如牡丹、苏式建筑,以及沉郁的色调构筑画面,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平和静谧的意境。花瓣层层交叠,缱绻于窗棂间、门扉里,展现着各自的生命形态。

在材料特性方面,水印版画使用软笔进行刷色,这使得我在色彩表现上能够自然地过渡和细腻地变化,能刻画出花瓣的柔软质感与细致纹理。同时,木刻的硬朗边缘则为作品增添了一丝挺拔和坚硬的气息,使花朵在柔软中又不失笔挺的感觉,更好地突出我想表现的主体形象效果。此外,中国画颜料的颜色相对朴素、沉稳,与我所希望表达的画面风格非常契合,能够深刻地表现出作品的情感和意境。

在整个毕业创作的过程中,我沉浸在那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中,它给我带来了无比的舒适感。制作水印版画是一项纯手工的工作,没有机器可以替代,刻板、印画都需要耐心和精力,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自我修炼和成长的过程。当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染色,花瓣似乎从我的画纸上生长出来,令人喜出望外。回顾我的毕业创作过程,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木板上的木纹太多、重色块叠印需要多次印刷、对比不同色块的印刷速度缓慢等等。还有一次,我在连续的阴雨天气中印画,但广州突然放晴,空气湿度骤降,这也会对我的画面效果产生影响。每次印画、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都让我想起之前的印画经历,在练习中会有新的发现、对过去的回顾、以及对相似的表现手法的重新熟悉。对于水印版画来说,毕业创作是我对研究生期间所累积的创作经验与技术的集中呈现。因此,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三两月的小结,更是再次锻炼、调动经验、集中呈现的一次总结汇报。

 

 

三、印刷视频


 

 

 

 

四、创作思路

 

 


五、《沉香疏影》之一

 

《沉香疏影》之一  水印木刻  76厘米×31厘米  2022年


1、创作过程

 

《沉香疏影》之一 草图


2、分版

 


3、刻板

 


4、印刷

 

 

 

 

最终效果


5、小结

在《沉香疏影》系列首张作品的印刷中,我遭遇了纸张水分快速蒸发的难题,明显感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及时调整,关注纸张湿度、衬纸吸水性和天气湿度,并利用手机湿度计监测,认识到数据监测在创作中的关键性,特别是在换季期。相较于《有凤来仪》,我更加注重:1)力道控制,确保颜料精准附着,避免扩散;2)水分管理,适时停印、撩纸晾干、重新焖纸,确保每幅作品质量;3)细节优化,比对画稿,及时二次印刷,提升作品的可看性和耐看性。

 


六、《沉香疏影》之二    

 

《沉香疏影》之二  水印木刻  76厘米×31厘米  2022年


1、创作过程    

 

《沉香疏影》之二 草图


2、分版    

 

 


3、过稿    

 


4、刻板 

 

 


5、印刷    

 

最终效果


6、小结   

 

 在这张创作中,我尝试着提升了重色印刷的技巧,努力让屏风内的光影和花蕊更加生动。虽然整体效果还算满意,但屏风影子部分的印刷还是显得有些不足,颜色衔接不流畅,重色印刷(尤其是渐变色块)需要更加勤奋地学习和实践。

 


七、《沉香疏影》之三    

 

《沉香疏影》之三  水印木刻  76厘米×31厘米  2022年


1、创作过程

 

《沉香疏影 》之一 草图


2、分版

 

 


3、印刷

 

 

 

 

 

最终效果


4、小结

 

花瓣的浅色渐变处理上,着重表现出微妙的变化。然而,深感深色渐变处理上仍有不足,墙面上的花瓣投影面积较大,不同大小的笔刷在印刷时候没有衔接好,细节轮廓不够精致,比较慌乱。

 


八、《沉香疏影》之四 

 

《沉香疏影》之四  水印木刻  76厘米×31厘米  2023年


1、创作过程

 

《沉香疏影》之四 草图


2、分版 

 

 

 

3、刻板

 

 


4、印刷

 

  

 

 

最终效果


5、小结   

 

幅作品木板问题显著,上色困难且木纹凸显,初次印刷成品效果欠佳。窗户投影深色区上色不均,呈现斑驳,影响整体美感。经导师悉心指导,重刻叠印后来减轻色块不均匀的影响。有的时候木板肌理可为创作增色,但在这张作品中,其出现在花瓣下方,与预设不符,显得不合时宜,破坏了画面的和谐统一。这幅作品也警示我,未来在创作时需更加仔细地挑选木板,尤其是在涉及大面积色块印刷时,注重其质量,通过多看多观察,确保材质契合我的创作需求。

 


九、《沉香疏影》之五

 

《沉香疏影》之五  水印木刻  76厘米×31厘米  2023年

 

1、创作过程  

 

《沉香疏影》之五 草图


2、分版

 


3、印刷

 

  

 

 

最终效果
 

4、小结 

 

幅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地板色块的处理成为了最大的挑战,不得不经历重刻的波折。首块木板因纹理繁复而显得“花”,即便更换后仍显勉强,疑为同批次木板普遍存在的瑕疵。对比之下,花瓣与窗户的色块均匀和谐,而地板区域却明显透出白点,影响了整体美感。此番经历提醒我,在毕业创作的紧迫时刻,亦不可忽视对备用木板的选择与细致筛选,此乃我未来创作道路上需时刻铭记的教训。  

 


十、《沉香疏影》之六 

 

《沉香疏影》之六  水印木刻  76厘米×31厘米  2023年


1、创作过程  

 

《沉香疏影》之六 草图


2、分版  

 


3、刻板  

 


4、印刷 

 

 

 

 

最终效果


5、小结    

 

这幅作品在木板材质的上同样有部分问题,比如花瓣上方背景区域的斑驳色彩,让人感觉不甚和谐。与此同时,窗体颜色的印制过于浓重,使得在尝试增强背景以凸显层次时,发现色彩已近饱和,难以再加深,从而未能有效拉开窗体与背景的对比度,两者色彩交织,略显混沌。

 


十一、《沉香疏影》之七 

 

  《沉香疏影》之七  水印木刻  76厘米×31厘米  2023年


1、创作过程   

 

《沉香疏影》之七 草图


2、分版 

 


3、印刷   

 

 

最终效果


4、小结   

 

这幅作品在草图绘制之时,我就比较期待能做出成品。因此,在后续的制作过程中,我更是沉浸其中,享受创作的乐趣。虽然细观之下,木板上的细微瑕疵仍隐约可见,但它们并未成为破坏整体和谐。随着深色调印刷的收尾,这段充满挑战的练习也暂告段落。其间暴露的问题与收获的反馈,成为了我未来创作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思考点与持续精进的动力源泉。

 

 

十二、总结

 

  在整个毕业创作的过程中,我沉浸在那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中,它给我带来了无比的舒适感。制作水印版画是一项纯手工的工作,没有机器可以替代,刻板、印画都需要耐心和精力,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自我修炼和成长的过程。当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染色,花瓣似乎从我的画纸上生 长出来,令人喜出望外。

回顾我的毕业创作过程,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木板上的木纹太多、重色块叠印需要多次印刷、对比不同色块的印刷速度缓慢等等。还有一次,我在连续的阴雨天气中印画,但广州突然放晴,空气湿度骤降,这也会对我的画面效果产生影响。每次印画、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都让我想起之前的印画经历,在练习中会有新的发现、对过去的回顾、以及对相似的表现手法的重新熟悉。对于水印版画来说,毕业创作是我对研究生期间所累积的创作经验与技术的集中呈现。因此,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三两月的结,更是再次锻炼、调动经验、集中呈现的一次总结汇报。  

 

 

十三、作者简介 

 

 
胡毅君

 

 

1996年 生于广东佛山

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修水印木刻方向。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女画家协会会员。

 

 

 

 

2024年10月12日 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