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赏析|图志——“年画”的前世今生
清代早期的版画除了具有书籍插图的特征,同时也表现出年文化的吉祥观念。目前所知“年画”一词最早出现在清代道光时期李光庭著《乡言解颐》“新年十事”词条中,清代早期并没有“年画”的叫法。宋代,民间多称年画为“画儿”或“纸画儿”。《武林旧事》第六卷“小经纪(他处所无者)”记载:“……卖字本、掌记册儿、诸般簿子、诸色经文、刀册儿、纸画儿、扇牌儿……”。宋代以后至清道光以前,“纸画儿”因时因地之异,有过诸多称谓,如元代的“消寒图”;《红楼梦》中刘姥姥称“画儿贴”;明代北京一带也称“画贴”,清初则改叫“卫画”,特指天津卫杨柳青版画;杭州一带称“欢乐图”;四川绵竹称“斗方”;至今陕西关中称之为“画张”。
清代木版年画中的形象虽取材自民间万象却经过了美化和加工,均有吉祥如意、纳福驱邪之意,多呈现出的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图像,在构图上追求饱满均衡,是中华民族崇尚圆满的心理映现。
《军民合作 抗战胜利》(1944年)彦涵 中国美术馆藏
《明灯献瑞普天同庆》抗日战争时期 18.3×27.2 中国国家博物馆
《庄稼忙》杨柳青 58×102cm 中国美术馆藏
《八仙:吕洞宾 何仙姑》 46×28cm 中国美术馆藏
《连生贵子》 54×30cm
《老鼠娶亲》 34×53cm
《二进宫》 20*25cm
《弹琵琶仕女》 63×58cm
《福自天来年画》
《钟馗年画》
《定福宫年画》
《财神年画》
《灶王爷年画》
《关羽门神年画》
《秦琼敬德门神年画》
《当朝一品年画》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征稿启事
为加强水印版画的传播与推广,本公众号栏目“佳作推介”长期面向广大水印版画爱好者进行征稿,在本栏目刊登与水印版画相关的作品和文章,希望广大艺术家积极支持和参与,现将具体征稿要求详细列明:
2023年2月5日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