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赏析 | 图志——扬州“旅游指南”《平山堂图志》

首页    学术研究    理论研究    精典赏析 | 图志——扬州“旅游指南”《平山堂图志》

平山堂位于扬州蜀冈,瘦西湖畔,为北宋欧阳修守扬州时所修建。《平山堂图志》十卷卷首一卷,详述了平山堂之景观、沿革、旧闻。卷首附《名胜全图》66幅版画,采用连页式绘图。此本为乾隆30年(1765年)刊本,雕工精美,图画细致,为清代版画代表之作。
      平山堂因周围众峰像与是堂齐平,故得“平山”之名。为康熙、乾隆两帝南巡驻跸的行宫。乾隆三十年(1765),时任两淮转运使的赵之壁博搜群籍、网罗旧闻,仿照古人左图右书之义编成《平山堂图志》。其中有清代诸帝对平山堂及其周边名胜的御书、题咏、赏赐,有对当地名胜景观的详细描述,有关于平山堂及其周边景观建筑的赋、诗、记、序、铭等文学作品,有遗闻逸事,还有六十六幅版画,真实、直观地记录了当时的风景人文。该书半页十行,每行二十一字,左右双栏、单鱼尾,雕工精美,图画细致,为清代版画代表之作。

画中注意主建筑与次建筑之间的对比与穿插;小桥的蜿蜒曲折与水池不规则曲线的呼应与关照;小桥曲线与廊、亭、房屋构成的建筑曲线之间的相互对比;第五泉与对面水亭之间的对比;乔木和灌木等植物景观的穿插、映衬等。总的来看,在皇家趣味、官僚意愿的主导和地域徽商、出版者的参与下,平山堂的整体结构和细部刻画,营造出一个清静幽雅、宏伟开阔、贴近自然的氛围,突出了一个纳天下之正气,取古今之精华、继往开来的形象。赵之壁努力塑造一个“天人合一”的“平山堂”符号,是想让它成为扬州历史文化乃至大清帝国权威的象征。(1)

 
 
 

平山堂图志

 

 

 

 

 

 

 

 

 

 

 

 

 

 

 

 

 

 

 

 

 

《平山堂图志》清·赵之壁撰  乾隆30年(1765年)刊本

 
注:
(1)王少浩,观看之道:《平山堂图志》中的地景塑造与政治权力
参考书目:
周心慧《中国古版画通史》
 
 

征稿启事

 

为加强水印版画的传播与推广,本公众号栏目“佳作推介”长期面向广大水印版画爱好者进行征稿,在本栏目刊登与水印版画相关的作品和文章,希望广大艺术家积极支持和参与,现将具体征稿要求详细列明:

1、 艺术作品和文章须与水印版画相关。
2、 作品或文章须为作者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投稿人自行承担责任,与本平台无关。
3、 所有投稿的图片必须保证图片质量,大小不得低于2M;文章采用Word格式。
4、 作品图片须标明作者、作品名、尺寸、创作年代,最好配以简短创作感想或作品说明。
注:由于投稿人数众多,可能无法一一回复,敬请见谅!对选中刊登的作者信息会事先进行联系核对。
 

投稿邮箱:gdmwp2019@sina.com

征稿微信号:yuxxxxxzz

官方网站:gdmwp.com

 

2022年4月17日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