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交流|循迹TRACK——初起

首页    学术研究    创作研究    艺苑交流|循迹TRACK——初起

 

 

 

魏婕妤

 

 

 

 

 

 
201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

2019年本科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版画系;

2021年至今攻读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水印木刻艺术方向研究生,师从顾亦鸣教授。

 

 

参  展

2018 第十七届全国藏书票暨小版画艺术展
2019 媒介中的插图 全国版画插图展
2019 学院文化节 速写组三等奖 插图组
2021 百年风华——“君匋”第二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

 

 

 

个人经历

 

 

小时候看到郑爽先生和潘行健先生的版画作品,画面轻松爽朗,充满生活的逸趣,令我百看不厌,促使我本科选择了版画专业。读大学时知道了日本浮世绘版画艺术,更觉好奇。之后在查找其相关资料时又了解到了中国传统雕版和饾版印刷的信息,知道了中国水印木刻版画的历史渊源,并且很多老版画艺术家的水印木刻版画作品使我大为震撼,对我来说充满无限的吸引力,并且希望有机会能够亲自感受水印版画的魅力。在选择研究生报考方向时,通过网络知道了顾亦鸣教授指导的研究生方向为水印木刻艺术,并且学习内容是传统水印和现代水印兼而有之,所以选择攻读顾老师的研究生,从本科主攻油印版画方向转为水印木刻版画。

 

 

 

 

学习规划

 

 

研一时夯实水印版画技法水平,深入了解水印版画文献资料和其相关研究课题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研二开始,努力探索水印版画创作形式语言以及个人作品语言特色;研三确定毕业论文及毕业创作研究方向,使水印版画创作达到日臻成熟。

 
 
 

本科作品

 

 

《闲居初夏午睡起》之一  油印木刻

30×40cm  2019年

 

 

《闲居初夏午睡起》之二   油印木刻

40×30cm  2019年

 

 

《闲居初夏午睡起》之三   油印木刻

30×40cm  2019年

 

 

 

张丽茵

 

 

 

 
 
 

1999年4月出生于广东汕头;

202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

2021年至今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在读,水印木刻艺术研究方向,师从顾亦鸣教授。

 
 

个人经历

 

关于画画,是从幼儿园开始的。个人感觉好像也没什么天赋,但一直在画。和大多数小伙伴一样经历艺考,之后就在武汉上学。真正有创作意识的时候是大三了,所以想着读研,让自己有更多时间放在创作上。选择纯艺术这条路,我并没有功利的心态,而是很纯粹地一直在走。 

艺术创作其实是自己对自己内心的解剖,于我而言,虽然满足了自我的表达欲,但同时也有一种表达后的羞怯感。我觉得我是一个矛盾的个体,思想徘徊在现代和传统之间,这是我的成长环境带给我的,有时候孤独、自信、童真,会有想拯救世界的心。抛开一切绘画的技术,我想找到作品里的力量感,喜欢现实的荒诞带给我的刺激感,也喜欢抒情和浪漫的表达。

诚实地说,我是误打误撞选择水印木刻的,一开始选版画是喜欢版画的偶然效果和肌理,在本科期间接触到的选修课有铜板,平版,水印饾版,后来才逐渐了解到水印木刻。进入研究生阶段,从这第一学期对于水印的了解和实践后,尽管创作过程是很慢、跟这个时代的快节奏形成很大的反差,也和我浮躁的性格形成反差。但在做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水印木刻有一种魅力:我发现自己在做水印木刻的时候是最平静的;水印木刻从技术也反映到一个人的做事能力,如何从粗旷变得细致,这也是对自己的挑战和修炼吧。它对我来说,是现阶段的一个画面语言。一步一个脚印,在这三年里通过水印木刻的创作,可以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学习规划

 

 

 

在创作中体验不同的水印木刻技法,预期自己能完成三十张水印木刻创作,包括系列作品在内,尺寸不限;结合水印木刻,创作具有空间体验的作品;作为一个水印版画人,要力所能及将水印木刻传播给大众。

 

 

 

本科作品

 

 

《那些花儿》纸本水彩

50cm x 74cm  2019年

 

《寻人启事》系列

纸本水彩  2020年

 

 

 

 

邵  楠

 

 

 

 

 

 

2015年考入四川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2021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版画专业师从顾亦鸣教授学习水印木刻

 

 

 

个人经历

 

 

我本科专业学的是广播电视编导,但在业余时间我经常会跑到附近的画室跟着那的学生一起画画,那里的老师并没有对我的绘画做过多的干预,只是让我凭感觉画,“感觉”便是我对绘画的初步认知。后来决定考研,凭借的只是对绘画的热爱,一种莫名的归属感,我喜欢画画这件事情,它好像使我的存在变得合理。

刚开始接触版画是在画室田老师的工作室,他的一位做版画的朋友拿着画来跟老师讨论,这是我第一次这么直观的看到版画,从老师的聊天中我知道了版画是间接画种,并且在制作过程中要不断的提炼、思考,就这一点我认为它的入行门槛要高于直接绘画,这是我对版画的初步认知。之后在看展览中不自觉的会关注版画这一画种,并且了解到版画有不同的版种。在这些版种中我认为水印木刻是最能表达中国韵味的版种,比起其他版种而言它更能表达中国的含蓄美,以及禅意。这与我一直以来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契合。我认为比起画面中的直接表达,我更加喜欢含蓄留白且多些玩味的美学,这也是我为什么后来选择水印木刻的原因。

在研一的这半学年中我从老师身上学习到的不止是水印木刻的技巧,更深的体会是对于绘画要真诚,不仅要对专业学习真诚,也要对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真诚,我认为真诚是作品中最能打动人的部分。在没有做水印木刻之前,看顾老师的画展只被画面以及各类材质所呈现效果所吸引,在自己接触到水印之后,不禁惊叹于数量之多工作量之惊人,以及在繁琐的工序中,异于常人的耐心。也是在顾老师这里,我开始注意到画面的细节问题,在画创作时开始考虑画面的力量感,注意到细节问题对画面会造成的影响,这使得我对画面的思考和理解又近了一步。

 

 

 

 

学习规划

 

 

水印木刻除了它本身的画面特色,我更着迷于它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完美契合,在未来三年中我更想探讨的是如何让两者在画面中完美契合,从而发挥水印木刻的独特性。首先研究生三年我计划分成两个部分来规划,以中期筛选为界限,研一学好水印技术以及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研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个人创作上面;研三为毕业创作做准备。

 

 

 

本科作品

 

 

《风景》  布面油画  

50cm x 60cm  2018年

 

《风景写生》  布面油画  

50cm x 60cm  2018年

 

 

(内容版权归广东省现代水印版画研究院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征稿启事

 

为加强水印版画的传播与推广,本公众号栏目“佳作推介”长期面向广大水印版画爱好者进行征稿,在本栏目刊登与水印版画相关的作品和文章,希望广大艺术家积极支持和参与,现将具体征稿要求详细列明:

1、 艺术作品和文章须与水印版画相关。
2、 作品或文章须为作者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投稿人自行承担责任,与本平台无关。
3、 所有投稿的图片必须保证图片质量,大小不得低于2M;文章采用Word格式。
4、 作品图片须标明作者、作品名、尺寸、创作年代,最好配以简短创作感想或作品说明。
注:由于投稿人数众多,可能无法一一回复,敬请见谅!对选中刊登的作者信息会事先进行联系核对。
 

投稿邮箱:gdmwp2019@sina.com

征稿微信号:yuxxxxxzz

官方网站:gdmwp.com

 

 

2022年1月16日 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