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赏析 | 科技——中国版刻古籍中的透视原理(二)
关于透视原理及其源流,年希尧在书中写道:““近得數與郎先生諱石寧者,往復再四研究其源流,凡仰陽合覆、歪斜倒置、下觀高視等線法,莫不由一點而生。迨細究一點之理,又非泰西所有而中土所無者。凡目之視物,近者大,逮者小,理有固然。即如五嶽最大,自遠視之,愈逮愈小,然必小至一星之點而止。又如芥子最小,置之速處,驀直視去,雖冥然無所見,而於目力極處,則一點之理仍存也。由此推之,萬物能小如一點,一點亦能生萬物。因其從一點而生,故名曰頭點。從點而出者,成線。從線而出者,成物。雖物類有殊異,與點線有差別,名或不同,其理則一。再如物置面前,逮五尺者若干大,遠一丈者若干大,則用點割之,謂之曰離黠。而遠近又有一定不易之理矣。試按此法,或繪成一室,位置各物,儼若所有,使觀之者如歷階級,如入門户,如升堂奧,而不知其為畫。或繪成一物,若懸中央,高凹平斜’ 面面可見。借光臨物,隨形成影,拱凹顯然,觀者靡不指為真物,豈非物假陰陽,而拱凹室從掩映而幽深,為泰西畫法之精妙也哉。”
此书根据意大利一位耶稣会画家安德烈亚·波佐(Andrea Pozzo,1642-1709)的著作《透视画法和构图》(Perspectiva Pictorumet Architectirum)写作而成。(1)
《视学》立论甚佳,图版也十分精美,但论述过于精深,不易理解。年希尧不用希腊字母标代各数点,而用天干地支标记,不够用的时候,再用千字文。为阅读和理解造成不便。因此这部书也确实是曲高和寡,以致长期湮没,鲜为人知。(2)
视 学
《视学》清·年希尧撰 清·雍正十三年刊本
征稿启事
为加强水印版画的传播与推广,本公众号栏目“佳作推介”长期面向广大水印版画爱好者进行征稿,在本栏目刊登与水印版画相关的作品和文章,希望广大艺术家积极支持和参与,现将具体征稿要求详细列明:
投稿邮箱:gdmwp2019@sina.com
官方网站:gdm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