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赏析 | 中国古版画中的高科技
中国传统绘画常以散点透视为表现方式,并多以山水、花鸟为表现内容,在中国古版画史中有一印本特立独行,用西方线性透视的方法绘制的天文仪器制造原理及安装和使用方法。此本为康熙十三年(1674)刊印的《新制仪像图》,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撰。书分三部分:前四卷介绍新制成的六种天文仪器的制造原理、安装和使用方法;五到十四卷为天文测量数据,即全天星表;最后两卷又称《新制仪象图》或《仪象图》,是天文仪器的各种示意图,总117幅图,是清内府刊行的最早的版画图集。
这个本子的版画,虽然只是天文仪器的图示,但在清内府版画的历史上,却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作品。南怀仁身为来自欧洲的传教士,他绘制的这些图像,自然而然地带有欧洲绘画的写实色彩,如《观象台图》采用全景式的构图,对观象台做了全方位的展示,墙面、围栏、仪器明暗对比鲜明,符合近大远小的比例关系显然是基于欧洲绘画的透视法则绘写的,可能考虑到这种图画最重要的是清晰、明辨,因此只画了明、暗两个层次,没有画阴影。用类似西洋绘画的排线表现墙面、仪器基座等,线刻细如毫发,刚健劲挺,初见之下,必以为西洋铜版,实则为木版雕印。应该说在入清之后的中西版画艺术交流中,这部作品是起到了先行作用的,同时,也使中国古代书籍中表现机械形体的版画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南怀仁,字敦伯,一字勋卿,是耶稣会士中的杰出人物。顺治时来华传教,康熙八年(1669)出仟钦天监副,同年受命督造测定天体黄道坐标的黄道经纬仪,测定天体赤道坐标的赤道经纬仪测定天体地平坐标的地平经仪和地平纬仪(又名象限仪 ),测定两个天体间角距离的纪限仪和表演天象的天体仪六种仪器,康熙十二年(1673)完工。南怀仁将各种仪器的制造原理、安装和使用方法等详细记述,绘图立说。他在给康熙皇帝的奏折中说:“谨兹缮写,编次成帙,恭进御览。抑臣更有请焉:是书理数兼明,图表备载,樊然其不齐也。钞誊不易,绘画为艰,使非版行,势难尽人而给,且无以遗久。仰祈敕部镂版一副,交臣印刷,以资给发官生,则守是业者皆手习一编,而无阙如之憾矣。”意思是这些仪器都是最新的天文学成果,恐钦天监“官生”难以掌握,所以写了这部著作,并请求版行以传诸久远。
新制仪象图
征稿启事
为加强水印版画的传播与推广,本公众号栏目“佳作推介”长期面向广大水印版画爱好者进行征稿,在本栏目刊登与水印版画相关的作品和文章,希望广大艺术家积极支持和参与,现将具体征稿要求详细列明:
投稿邮箱:gdmwp2019@sina.com
官方网站:gdm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