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艺术家访谈 | 罗咏——“寄托在水印木刻中的乡情”
作 品 欣 赏
作 品
《港湾》 水印木刻
170×60cm 2020年
(获得2021年第九届广东省版画展铜奖)
《本原系列之西湖渔筏》 水印木刻
120×50cm 2019年
(获得2019年第二届广东省美术教师作品展三等奖)
《本原系列之湘桥春涨》 水印木刻
120×50cm 2019年
(入选2019年“视界”插图艺术展)
《本原系列之北阁佛灯》 水印木刻
120×50cm 2019年
(入选2019年“视界”插图艺术展)
《梦回澜亭》 水印木刻
30×25cm 2020年
(入选从珠源出发——第六届全国青年藏书票暨小版画艺术展)
《侍雨楼阁》 水印木刻
30×25cm 2020年
(入选从珠源出发——第六届全国青年藏书票暨小版画艺术展)
创 作 随 想
我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一直在追求水印木刻版画中的静境,它是一种呈现,一种氛围,也是一种精神。直至现在,我的画面依旧在追寻着那份静。从毕业创作开始,在导师的指导下,慢慢地将这份追求寄托在这个生我养我的古城——潮州。
目前我的水印木刻创作主要都是以潮州名胜古迹为主题,记录游走的岁月中静默的建筑,关注时间在建筑中的积淀,以及建筑中时间的痕迹,创作题材多数是潮州八景的建筑,如广济桥、西湖、北阁佛灯、凤凰台等代表潮州悠久历史的元素,借助山石、云雾、树木等许多元素去经营画面,整幅画主要是采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去表现,运用黑白灰的对比效果去营造画面的氛围,借此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虽然在我的水印木刻作品中追求的是静境的整体呈现,但是画面中出现的云层重叠、树枝随意交错的造型,都不是绝对静止的存在,我觉得在绘画艺术表现中也同样需要动静结合,应该把动静两者作为一个整体去布局画面,如果想营造安静的气氛,那就更需要躁动的元素与之共存,反之也一样。必须遵循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美学原理。
创 作 手 稿
创 作 过 程
印制水印木刻版画时要依次做好如下工作:
闷纸——用喷壶将印纸喷湿。我采用的是阿诗88版画纸,纸张偏厚,需多喷些水。均匀喷湿后再用两张玻璃纸将版画纸夹在中间进行闷纸,让纸充分湿润。
保湿一一用玻璃薄膜盖在印纸上,以防止印纸的水分蒸发,并用镇纸压住一边加以固定。开始印制,掀开印纸一部分,在版上涂色。再放平印纸,左手拿两层干报纸放在印纸上,右手拿笋皮擦在干报纸上压磨,将版上的颜色转印到印纸上。如一次不理想可再涂颜色压磨到理想的效果为止,就这样慢慢地将版上的一块块色块印好直至完成。
涂色一一色块印刷效果的好坏,主要在于涂色的技巧,尤其是需要处理浓淡的渐变及色相的转换,以及枯润的不同处理。由于我的这幅水印作品画幅不大,均可用小画笔。如果是大画幅的画,勿用小笔涂大块,宜用大笔,一是便于涂匀,二是快,效果好。
摩擦压力——水印木刻的颜色是被纸吸收到深层直至“力透纸背”,这与笋皮马莲和纸之间的压力大小有关,也直接影响到印刷效果。正常情况实处就要用重力,虚处就要用轻力。印纸水分多时,压力要小,大了阳刻的点线会胀大,阴刻的点线会缩小;印纸偏干,涂色的水分也少时,则压力要大,所印色块边缘坚挺,精细处和木丝纹理,丝丝分明。
修版——第一版拓印出来的作品效果一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与缺陷,除了根据已有的版面进行调整外,必要时还可以进行修版,甚至局部增添版面也是常有的事,一切要依据艺术效果来决定。
水印木刻版画从构思起稿到拓印完成一幅作品,画稿是基础,刻版是关键,拓印则是决定作品成败优劣的最后一道重要关口,并不是画稿的简单复制,而是再创作。制作水印木刻,既要充分发挥每一步骤各自的功能,又要相互配合好,使画、刻、印成为有机的统一整体。
一幅水印版画作品第一次拓印就能很满意的,是不多见的,尤其对于版画初学者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一般水印作品都要经过二至四次的试印,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综合前面几幅的优点,才能印出一幅较为理想的作品,才可定稿,并作为以后拓印的样板。为了便于以后印作参照,应将包方案和拓印中注意的事项记录在刻版上。
以下是印制一幅水印木刻版画的过程步骤图:
《侍雨楼阁》印刷过程
《侍雨楼阁》印刷过程
《侍雨楼阁》印刷过程
作 者 访 谈
罗:最初影响我的水印木刻创作风格,是斋藤清的会津之冬,他的水印版画作品中,不仅仅具有独特的印痕美,还有形式感中所包含的色调美与线形美。斋藤清的作品中线形的元素是经过极度的提炼简化了,基本上没有什么多余没用的东西。这样去简化所有形象的外轮廓线,强化了画面造型的装饰性,形成了一种简单化、平面化的艺术形式,加上作者有意地去布局画面的构成感,从而画面自然而然就会呈现一种独特的静的意境。斋藤清对木纹肌理印痕的布局也都是经过提炼考究的,极其简洁的单纯不是虚空干白的,里面是充满内涵的,就如作者所说:“我从那被白雪覆盖,没有多余景物,单纯化了的自然中真正感受到了美……描绘我的故乡——会津。”可以看出斋藤清是以一种平和之心去绘制这一系列作品,使版画作品画面意境中的静境,能让观者去身临其境,感受会津之冬的那份安静。在斋藤清这份情的渐渐影响下,我也慢慢地在水印木刻创作中去融入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选自斋藤清作品)
创作中哪种色调能让观者能感受到意境中的静,我认为是灰色调。影响我画面色调的是郑爽老师的灰色调,她的版画属于清新脱俗的风格,小资小雅。画面风格多以装饰性为主,简洁的构图、形象简练、色调淡雅,表现出了女性画家所具有的那份独特的艺术涵养与气质。水印套色版画是郑爽的版画作品中的主力军,如《白色的罂粟》版画作品,整体画面色调以灰色调为主,但花瓶的重颜色是为了衬托罂粟花的雪白而存在,视觉中心形成高长调的明度对比,所以作者利用灰黄色给罂粟花做底色,背景色也用灰蓝色来过渡画面的主体物的强烈对比,从而促使画面散发出一种温馨的宁静。
(选自郑爽作品)
作 者 简 介
罗 咏
2014年版画作品《注目》入选第三届广州国际藏书票暨小版画展
2015年版画作品《疏影系列(二)》入选第七届广东省版画展
2015年版画作品《石缘系列(一)》入选第四届广东青年小版画
2017年版画作品《古刹梵音系列之石经幢》入选第八届广东省版画展
2017年版画作品《根的记忆系列》入选第五届全国青年藏书票暨小版画艺术展
2018年版画作品《古刹梵音系列之石人像》入选首届广东省美术教师作品展
2019年版画作品《本原系列之西湖鱼筏》在第二届广东省美术教师作品展获得高校作品三等奖
2019年版画作品《本原系列之湘桥春涨》、《本原系列之北阁佛灯》入选2019“视界”插图艺术展
2019年版画作品《印象石经幢》入选“灼灼其华”--青年综合材料绘画展
2020年版画作品《古刹梵音系列之西湖渔筏》入选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展
2020年版画作品《侍雨楼阁》入选第六届全国青年藏书票暨小版画艺术展
2020年版画作品《仰观取象系列之渔》入选首届“亦雅—中国现代水印版画作品展”
主要获奖作品
2016年版画作品《古刹梵音系列之石人像》获得首届广东高校版画作品学院展教师奖三等奖
2016年版画作品《古刹梵音系列之石经幢》获得“葫芦奖”广东省高校艺术创作互联网大赛一等奖
2019年版画作品《本原系列之西湖鱼筏》获得第二届广东省美术教师作品展高校作品三等奖
2020年版画作品《本原系列》获得“时代印迹”——中国版画专业主题赛金奖
2021年版画作品《港湾》获得第九届广东省版画展铜奖
征稿启事
为加强水印版画的传播与推广,本公众号栏目“佳作推介”长期面向广大水印版画爱好者进行征稿,在本栏目刊登与水印版画相关的作品和文章,希望广大艺术家积极支持和参与,现将具体征稿要求详细列明:
1、 艺术作品和文章须与水印版画相关。
2、 作品或文章须为作者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投稿人自行承担责任,与本平台无关。
3、 所有投稿的图片必须保证图片质量,大小不得低于2M;文章采用Word格式。
4、 作品图片须标明作者、作品名、尺寸、创作年代,最好配以简短创作感想或作品说明。
注:由于投稿人数众多,可能无法一一回复,敬请见谅!对选中刊登的作者信息会事先进行联系核对。
投稿邮箱:gdmwp2019@sina.com
征稿微信号:yuxxxxxzz
官方网站:gdmwp.com